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电子电路CAD实训MOOCS示范课程
网站首页|申报材料|教师队伍|课程介绍|教学大纲|多媒体课件|教学录像|留言互动
  课程评价
 课程负责人 
 课程团队 
 课程建设规划 
 课程评价 
 学校政策措施 
 课程录像 
 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申报材料>>课程评价
 
课程评价

本课程的主要特色

电子电路CAD实训课程是一门原理与实践结合的课程,内容涵盖电子制作阶段的各环节,从电路原理图绘制至制作出一个实际电子产品。课程一方面实践性非常强,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融会贯通相关原理,将影响实操效果,不得要领。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在于:

1)标准化工业生产流程与简化工艺的实践相结合;

2)正确要领与常见错误的对比分析相结合;

3)在有限实验硬件条件下,探讨高级工艺,实现最高质量的实验效果;

4)在需要硬件支持的MOOC实验课程中,本课程能适应广大学习者。(除单片机、嵌入式系统之外的绝大多数此类课程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,受众对象仅能为具有实验设备使用条件的在校学生)


影响力分析

   本课程的受众范围很广,适用于电气与电子工程类各本科、专科、高职专业学生,同时适用于广大电子爱好者。

   本课程的内容虽然存在较多的参考学习资源,但质量良莠不齐,不规范、不合理、甚至错误的信息比比皆是,国内的资源尤甚。很多学习者参照这类资源,并未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,影响了学习信心,也对后续开展进一步的实践造成了不良的影响。本课程致力于提供高效的、原理与实践深入结合的、规范的高质量教学内容,以期形成一个学习标准,使广大学习者真正掌握(也许看似困难复杂的)这些技能。

   广东工业大学作为一个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性高校,目前在MOOC课程的影响力方面将不如国家重点高校,在吸引学习者参加课程学习获得证书方面预计将有欠缺,这些可通过持续开设本MOOC课程并持续改进的方式予以弥补(毕竟相当数量的MOOC课程只是偶尔开设而已)。


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

   通过搜索中国大学MOOC、爱课程、学堂在线、MOOC学院等网站,并未发现涵盖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类似课程。调研范围扩大至MOOC实验类课程领域(工科MOOC实验课程本身数量也很少),软件编程类实验课程较多,但与本课程内容差异明显。物理类、医学类、生物学类实验课程,需要价值不菲的实验设备方能完成学习,受众对象仅能为具有实验设备使用条件的在校学生,电子科技大学的“电子技术实验基础(一:电路分析)”、华中科技大学的“电子线路设计、测试与实验”亦是如此。上海交大的“电子工程综合实践”、清华大学的“ARM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”、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“嵌入式系统”,以及若干其它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课程,需要学习者投入较少的硬件成本,受众面较广,但仅仅少部分涉及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。

总之,目前国内外的MOOC课程中,并未有与本课程内容高度相关的类似课程开设,这也体现了本课程的特色之一。


学生评价

总的来说,学生对于本课程评价较好,课程内容完整、有深度,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,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很大。学生实践能力明显提高,特别是前期有一定的实践经历的学生,由于教学要求较高,学生之前的不规范和错误得到了正确纠正,并且将学生在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提升到了一个高层次。

  电子科学14级学生:课程的后一周内容很丰富,难度也比较大。我们先进行了手工焊接训练,主要是在下发的贴片焊接练习板上进行练习。由于元件非常精细,虽然基本完成了焊接,但效果还有待提高,需要进一步练习。相对而言,直插式元件就容易焊接许多。在手工制作电路板方面,我熟悉了感光电路板法的做板方法,是工厂制板的简化。由于时间关系,没能使用自己设计的PCB图完成做板工作。另外,实验材料的质量不是很好,影响了实验效果,实际制作效果预计应当会更好。

  电气工程15级国际班学生:在手工焊接练习过程中,经常出现连焊,多次修补,焊点不美观等问题,经过老师示范指导后,焊接效果改善了不少。助焊剂的作用很大,焊接和拆焊有了助焊剂的帮助容易了很多。最终完成了移动电源充电宝作品,通电能够点亮,但工作还不完成正常,这类产品出现问题不好查找原因,老师建议首先应保证焊接质量,才可能解决其它问题,但是时间有限,今后应注意保证前面的焊接质量。


百度 | Google | 腾讯 | 广东工业大学 | 中山大学 | 华南理工大学 | 暨南大学 | 华南师范大学

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  粤ICP备05008833号